农作物病虫情报(2025年第13期):2025年下半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预测
第13期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 2025年7月29日
2025年下半年全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预测
根据病虫源基数、作物布局、栽培制度和气候特点等因素综合分析,并经专家会商,预测今年下半年全省农作物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1.2亿亩次。发生特点:发生分布不平衡,病虫并重,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甘薯小象甲、黄曲条跳甲、蔬菜蓟马、瓜实蝇、桔小实蝇、柑桔溃疡病等发生较突出。
一、发生趋势
(一)水稻病虫
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300万亩次。
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00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00万亩次。
钻蛀性螟虫:中等发生。主要发生种群有二化螟、大螟和三化螟,以二化螟为主,二化螟和大螟混合发生。发生面积470万亩次。
稻粉虱:中等、局部偏重发生,主要发生在粤西和珠三角等部分稻区,发生面积80万亩次。
跗线螨: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0万亩次。
稻瘟病:偏轻发生,历史病区、感病品种上潜在局部流行风险。发生面积180万亩次。
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00万亩次。
细菌性病害:偏轻发生,沿海和受台风影响地区发生较重。发生面积260万亩次。
病毒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次。其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历史病区和中造田潜在偏重发生风险;橙叶病、水稻条纹花叶病、水稻瘤矮病等在云浮、肇庆、茂名、清远等地区发生较重。
稻瘿蚊、稻叶蝉、稻蝽、胡麻叶斑病、稻曲病等在局部稻区不同程度发生。
(二)玉米病虫
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00万亩次。
草地贪夜蛾: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次。
玉米大(小)斑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次。
玉米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次。
锈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次。
纹枯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次。
蚜虫、茎腐病、褐斑病等在局部不同程度发生。
(三)甘薯病虫
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80万亩次。
小象甲: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次。
夜蛾: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次。
粉虱: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次。
黑斑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5万亩次。
根腐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次。
线虫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次。
天蛾、病毒病、薯瘟等在局部地区不同程度发生。
(四)蔬菜病虫
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700万亩次。
黄曲条跳甲:偏重发生,粤北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500万亩次。
蔬菜蓟马:瓜豆茄果类作物上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60万亩次。
瓜实蝇:中等、局部偏重发生,苦瓜、丝瓜等葫芦科作物上发生较重。发生面积200万亩次。
斜纹夜蛾: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80万亩次。
烟粉虱: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80万亩次。
斑潜蝇: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次。
霜霉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40万亩次。
白粉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80万亩次。
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蚜虫、病毒病、炭疽病、软腐病、疫病、枯萎病:中等发生。
(五)果树病虫
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900万亩次。
桔小实蝇: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00万亩次。
柑桔红蜘蛛: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00万亩次。
柑桔锈蜘蛛: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90万亩次。
柑桔溃疡病:在贡柑、沃柑、橙类等品种上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次。
柑桔木虱、柑桔潜叶蛾、柑桔褐斑病、香蕉叶斑病:中等发生。
(六)其他有害生物
农区鼠害: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00万亩次。
福寿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0万亩次。
甘蔗螟虫: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30万亩次。
茶小绿叶蝉:中等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次。
花生叶斑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一)病虫源基数大。
水稻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草地贪夜蛾、玉米大(小)斑病、黄曲条跳甲、瓜实蝇、蔬菜蓟马、小菜蛾、烟粉虱、桔小实蝇、柑桔红蜘蛛等病虫上半年发生较重,范围广、面积大,田间残留病虫源基数大,白叶枯病菌优势致病型(小种)以强毒菌系为主,致病力强,为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发生提供了充足的病虫源。
(二)作物栽培及其他因子利于病虫害发生。
水稻播植期拉长,生育期不一,部分稻区早稻成熟期与晚稻秧田期重叠,机割遗留稻桩较高,桥梁田块增多,利于多种病虫的辗转为害;种植品种多,抗性水平参差不齐,主栽品种对白叶枯病抗性水平不高;密植比例增大,田间郁闭,易形成高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利于稻飞虱和纹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为害。
玉米种植分散,间种、连种普遍,生育期不一致,桥梁田块多,种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中后期植株高大、田间郁闭,利于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和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锈病等发生为害。
甘薯种植面积增大,植期不一,分散种植和间种普遍,利于病虫的发生为害;中后期田间郁闭,土壤湿度大,利于甘薯小象甲等地下害虫及土传病害的发生为害。
蔬菜复种指数高,种类多,植期不一,分散种植和连续种植并存,无明显休耕期,利于蔬菜病虫特别是烟粉虱、蓟马、霜霉病等病虫辗转发生和扩散为害。
果园管理水平不一,管理不好和失管果园成为重要的虫源地,果树梢期、果实熟期不一致,利于病虫发生为害。
害鼠活动范围广,取食作物多,防治难度大,利于农区害鼠的发生为害。
(三)气候条件对病虫害发生有利。
据省气候中心预测:7-9 月气温较常年偏高,高温热害偏重;7-9月降水总体偏多,呈西多东少趋势,珠三角和粤西地区偏多1-2成,其余地区偏少1-2成;10-12月,气温偏高0.1℃-0.5℃,降水除北部略偏多外,其余大部地区偏少1-2成;寒露风属偏轻年景;下半年登陆或者严重影响我省台风数还有2-4个,强度总体略偏强,终台略偏晚。气候条件利于水稻“两迁”害虫和草地贪夜蛾的迁入及稻纹枯病、水稻细菌性病害、柑桔溃疡病等病害的滋生和流行。
三、防治意见
各地植保部门要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制定科学防控方案,指导病虫防控。一要突出抓好迁飞性害虫、二化螟、稻纹枯病、黄曲条跳甲、蔬菜蓟马、瓜实蝇、桔小实蝇、柑桔溃疡病等重大病虫防控,抓住防治关键时期,落实科学防控措施,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二要推进病虫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引导社会化防控组织开展水稻、果树等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应用“灯诱、性诱、色诱、食诱”防控以及人工释放天敌等绿色防控技术。三要推广应用高效对口农药,选用先进植保器械施药,实现农药减量控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