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津
(1904-1946),原名张中杰,号文俊,又名问津,别名章维军。湖北省钟祥县人。
张文津青年时期即立志“以我之青春,谋求国家之文明,民族之兴旺,人民之幸福”。1927年,张文津当上家乡洋梓镇团防局团总,他惩恶扬善,打富济贫,后被国民党县政府诬以“通匪”罪名,被通缉。1930年夏秋之际,张文津同共产党员、钟北游击队长王子扬等人一道筹买枪支,建立武装,准备暴动。但因暴动计划暴露,再次受到“通缉”。此后,张文津长期在白云山、大悟山、大洪山等地从事秘密活动,拉起一支武装。
1936年,张文津到武汉,后经党组织介绍到延安“抗大”学习。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揭开全面抗战的序幕。尚未结业的张文津被派回武汉八路军办事处。10月,调任应城抗日游击司令部参谋长。1939年,应抗编入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队支队后,张文津任第一团团长,多次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1941年4月,任新四军第五师十五旅参谋长。1942年,张文津任“抗大”十分校第三支队支队长。1945年初,任鄂豫皖湘赣军区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不久改任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率领部队转战于鄂中、鄂北各地,为巩固江汉根据地、开辟新区,作出了贡献。
1946年春,张文津调任武汉军调处第九执行小组我方代表,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5月,任三五九旅参谋长,中原突围时任干部旅旅长。1946年6月,中原人民
解放军中原突围,王震将军所率领的三五九旅和干部旅首先到达陕南,国民党当局搞和平欺骗,一再要求我中原部队派出代表与其进行谈判。为了表达我军和谈诚意,王震将军派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三位同志为中原部队和谈代表,应国民党胡宗南之邀前往西安谈判。8月7日,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三位同志,携带军调部武汉第九执行小组旗帜、符号、文件,从镇安县的杨泗庙出发,于10日左右到达宁陕县江口,驻守该地的国民党胡总南部六十一旅一八一团得知我和谈代表到达,无理扣留,被秘密处决。
1985年8月1日,国家主席李先念发表《向革命先烈学习,保持共产主义的纯性——纪念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三烈士》一文,称赞张文津“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民族自尊心,作战勇敢,指挥有方,是五师的重要领导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