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0 11:39作者:刘小娟 张欣欣来源:汉阴县人大 |
“让库区周围的风景更美一点、村里的环境更好一点、群众的腰包更鼓一点,就是我当代表最大的梦想!”年轻的县人大代表冉小瑞当被问到“最想实现的梦想是什么?”的时候笑呵呵的如是说道。
2015年,年仅33岁的冉小瑞任汉阴县观音河镇观音河村党支部书记,次年被选举为汉阴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
“群众选我当代表,是对我的信任,更是我的责任!……”从当选人大代表的第一天起,他就深知自己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他所在的村紧邻观音河水库,村子四面环山,水库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其中,湖光山色,一片好风光。但是,库区周围群众普遍贫困的现状,却与这优美的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冉小瑞从小就在库区边长大,对这一情况再了解不过。当选县人大代表后第一次参加县人代会就提出了《关于观音河环库路列入提等改造计划的建议》,此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不仅环库路提等改造,而且把观音河水库规划成4A风景区建造,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还提出了《关于增加妇女中心户长和计生户长报酬待遇的建议》等。
如何让全村人的生活都好起来,一直是他工作的首要目标和当一名人大代表的梦想。通过市场考察、查阅资料,他从“旅游+产业”的角度出发,首次尝试在本村发展种植苗木花卉30亩,又采取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开办养殖场,发展养鸡5000只,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部分群众就业,促进了群众增收。
2017年他开始探索新的出路,后经多方考察,他认为当地人喜食的黄花菜种植产业是一条可行的路子。黄花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且对土壤要求不严,地缘或山坡均可栽培,观音河村四面环山,气候湿润,适宜黄花菜的栽种。他率先种植黄花菜100亩,创办了馨硒源黄花菜种植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和库区移民户共20户实现了当地就业。在他的带动下,观音河村先后成立了经济合作组织共11个,其中不同项目的合作社3个、家庭农场8个。通过采取“人大代表+x+贫困户”模式,以产业带动就业,带动贫困户发展,推动本村产业经济发展,推行了“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路子,商定每个合作社帮扶3户以上贫困户,并与贫困户签订劳务合同,让贫困户实现本地务工,按本地工价支付用工报酬,带动了72户贫困户260人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
目前,冉小瑞所在的观音河村共计发展莲藕200亩,黄花菜200亩,金丝黄菊200亩,烤烟150亩,核桃300亩,油茶绿茶300亩。以思源农场、北牧山水为首的养殖大户5户,养牛50余头、猪200余头、羊100余只、鸡10000余只。依托合作社的资源优势,结合贫困户发展意愿,村委会牵头,采用送种源、送技术、送防疫,产品统一回收的“三送一收”方式,利用互联网络创建畜禽养殖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电商平台,解决了产品销路问题。
眼看着群众的腰包一边比一年鼓,自己多年经营的土地正在“遍地开花”,冉小瑞并不满足,他下一步的打算是带领群众将观音河村打造成集旅游和产业为一身的观光胜地、生态产业园,促进当地生态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实现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冉小瑞在平凡的基层工作岗位上始终不忘初心,用自己的蓬勃朝气和永不言弃的毅力,在观音河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留下了闪光的足迹,用一个普通人大代表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对人民群众的承诺,实现他的代表梦,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称赞。